技术文章

电调标准产品“智能变频互感器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方面,调控中心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全方位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在省内,密切关注一次能源供应,时刻留意着电煤库存,确保其可用天数维持在20天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应急气源供应机制,保障机组在夏季高峰时稳发满发。在省外,加大电力交易力度,尽可能提升高峰时段区外受电水平,拓宽电力供应的渠道。

分区供电能力的保障也是调控中心工作的重点。对于正常方式下存在供电缺口的分区,相关供电公司做好负荷转供预案,加强设备运维保障,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从源头提升供电能力。对于故障方式下存在供电缺口的分区,强化设备特巡,制定事故预案,落实负荷侧管理措施,在保障电网可靠的同时,极大程度降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扬州供电公司更是加快推进相关工程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然而,电力保供并非一帆风顺,电网设备停电风险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调控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电网风险,提出了明确的管控要求。对于时间长的电网风险,相关供电公司要优化施工方案,缩短停电工期;对于减供负荷大的电网风险,提前细化风险管控预案,合理安排停电时间,降低减供负荷容量;对于涉及重要用户全停的电网风险,提前向政府报备,与用户协商,提醒用户做好应急准备,提高供电可靠性。

由此,我们要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那样,,多专业协同作战,强化电网风险管控,认真落实各项电力保供措施,做好停电计划的滚动调整和可靠校核以迎峰保供的坚定决心和控险护航的有力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为江苏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撑起一片坚实的“保护伞”。


第1章 装置特点与参数(WBFA-5000电调标准产品“智能变频互感器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在传统基于调压器、升压器、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基础上,广泛听取用户意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之后研发的新一代革新型CTPT测试仪器。装置采用高性能DSPFPGA、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了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功能完备、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是电力行业用于互感器的专业测试仪器。

1.1 主要技术特点(WBFA-5000电调标准产品“智能变频互感器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功能全,既满足各类CT(如:保护类、计量类、TP类)的励磁特性(即伏安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二次负荷、比差以及角差等测试要求,又可用于各类PT电磁单元的励磁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比差等测试。

现场检定电流互感器无需标准电流互感器、升流器、负载箱、调压控制箱以及大电流导线,使用极为简单的测试接线和操作实现电流互感器的检定,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现场开展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

可精准测量变比差与角差,比差极大允许误差±0.05%,角差极大允许误差±2min,能够进行0.2S级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变比测量范围为1~40000

基于先进的变频法测试CT/PT伏安特性曲线和10%误差曲线,输出极大仅180V的交流电压和12Arms(36A峰值)的交流电流,却能应对拐点高达60KV的CT测试。

自动给出拐点电压/电流、10%(5%)误差曲线、准确限值系数(ALF)、仪表保安系数(FS)、二次时间常数(Ts)、剩磁系数(Kr)、饱和及不饱和电感等CTPT参数。

测试满足GB1208IEC60044-1)、GB16847(IEC60044-6) GB1207等各类互感器标准,并依照互感器类型和级别自动选择何种标准进行测试。

测试简单方便,一键完成CT直阻、励磁、变比和极性测试,而且除了负荷测试外,CT其他各项测试都是采用同一种接线方式。

全中文动态图形界面,无需参考说明书即可完成接线、设置参数:动态显示参数设置,根据当前所选的试验项目自动显示其相关参数;动态显示帮助接线图,根据当前所选试验项目,显示对应的接线图。

5.7寸图形透反式LCD,阳光下清晰可视。

采用旋转光电鼠标操作,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极易掌握。

面板自带打印机,可自动打印生成的试验报告。

测试结果可用U盘导出,程序可用U盘升级,方便快捷。

装置可存储100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

配有后台分析软件,方便测试报告的保存、转换、分析,可以用于试验数据的对比、判断与评估。

易于携带,装置重量<9Kg

1.2 面板说明(WBFA-5000电调标准产品“智能变频互感器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装置面板结构如右图接线端子从左向右:

红黑S1S2端子:试验电源输出

红黑S1S2端子:输出电压回测

红黑P1P2端子:感应电压测量端子

液晶显示屏:中文显示界面

微型打印机:打印测试数据、曲线

旋转鼠标:输入数值和操作命令

1.3 主要技术参数(WBFA-5000电调标准产品“智能变频互感器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LYFA-5000

测试用途

CT PT

输出

0~180Vrms12Arms36A(峰值)

电压测量精度

±0.1%

CT变比

测量

范围

1~40000

精度

±0.05%

PT变比

测量

范围

1~40000

精度

±0.05%

相位测量

精度

±2min

分辨率

0.5min

二次绕组电阻测量

范围

0~300Ω

精度

0.2%±2mΩ

交流负载测量

范围

0~1000VA

精度

0.2%±0.02VA

输入电源电压

AC220V±10%50Hz

工作环境

 温度:-10οC~50οC  湿度:≤90%

尺寸、重量

尺寸365 mm×290 mm×153mm      重量<10kg






















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专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精准评估、调控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通过正式验收,这不仅是一份亮眼的科研成绩单,更是一次突破技术瓶颈、激活系统智慧动能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国网江苏电力人敢为人先的更新魄力与使命担当。

当新能源浪潮重塑电力系统格局,负荷调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必须跨越的“深水区”。面对多元负荷特性复杂、调控难度激增的行业难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联合11家系统内外单位组成科研“先锋队”。项目锚定负荷精准评估与调控核心目标,犹如在电力系统的“神经网络”中探寻关键节点。构建用电风险评估体系,恰似为电力系统装上“预警雷达”,提前感知调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更新分层协同调控策略,如同编织一张智能“调控网络”,让多元负荷在不同层级间有序联动;研发智能装备与新型管理系统,则是赋予电网“智慧中心”,实现需求侧资源的柔性调度与精准管理。这些成果环环相扣,形成从风险预警到智能调控的完整技术链条,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了科技“硬核”。

验收现场,专家组对新型智慧能源单元、负控开关等示范应用的实地考察与认可,是对科研团队数年深耕的褒奖。这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更展现了科技赋能电力系统的巨大潜力。在江苏电网的实际运行中,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正高效调配资源,大幅提升电网应对负荷波动的能力;智能装备如同电力“卫士”,精准执行调控指令,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可靠。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勇闯负荷调控“深水区”的实践,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江苏方案”。面向未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征程中,国肉江苏电力将继续以科技更新为引擎,深挖技术潜能,加速成果转化,让智慧电力点亮千家万户,为能源变革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能”,在时代答卷上书写更多精彩的电力篇章。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扬州万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宝应柳堡工业园万宝路1号    邮编:225828
电话:0514-88771393 0514-88778599     传真:0514-88771019    苏ICP备13035579号-3

多功能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多功能型钳形接地电阻仪,手持全自动变比测试仪,发电机水内冷直流高压发生器,无线高压变比测试仪,漏电流监控记录仪,三相相序表,非接触型检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