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電力市場需求“帶電電纜識別分析裝置”設計精巧,結構簡單

為明確沿海地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標路徑,適應風、光、火、核、儲一體化開發新模式,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按照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方便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整體規劃思路,堅持集中式、分散式并舉開發,推進沿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他們邀請江蘇省能源局電力處、電規總院、東南大學、省能源規劃研究中心專家,專題研究沿海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增中長期江蘇新增區外來電輸電規劃,認真梳理國內大型清潔能源基地資源條件和外送潛力,對內蒙、青海、甘肅等電源基地開展了綜合比選分析,提出了新增區外來電基地選擇建議,并開展了電源配置方案和輸電規劃方案研究;他們統籌考慮資源稟賦、消納能力、建設條件等因素,積極支持依托存量輸電通道配套建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并舉,進一步提升輸電通道輸送效率,促進可再生能源由資源富集地區向負荷中心輸送及消納,規劃建設跨區輸電通道,大力推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他們更新規劃布局綠電專變、綠電專線,以綠電就近、就地、就低、可溯源為目標,在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的地區可再生資源豐富的工業園區,積極開展新型電力系統試點規劃建設,通過提高綠色發電裝機、電量占比實現清潔低碳,制訂因地制宜、遠近結合綠電接網消納方案。



WBST-300電纜識別儀是用于將某一特定電纜從一束電纜中識別出來的專用儀器。它是一小型化手提式,緊湊型儀器,裝在鋁合金箱內,由一個信號發生器,一個帶傳感器的接收機及連線構成。

一、工作原理簡介(WBST-300電力市場需求“帶電電纜識別分析裝置”設計精巧,結構簡單

為了可靠準確地識別電纜,需要給被識別電纜加一特殊的信號,該信號要被專用接收機接收,利用這一特性便能識別出要找的電纜。

該儀器按下述原理工作:

發生器將周期性的單極性電壓脈沖饋入要識別的電纜中,該電纜需要在遠端接地,以保證有足夠大的電流流過電纜。該系統要設計成返回電流不要從同一電纜中返回,能做到這一點,饋入電纜中的脈沖電流的方向可做為一明顯的識別標準,流出去的電流僅從這一根電纜通過,所有其它鄰近電纜中流過的都是返回電流,但它們的極性相反。除了電流方向這一實際差異外,電流幅度也是一識別特征,流出去的電流僅通過一根電纜、而返回電流可通過幾根電纜、這意味著流出去的電流比流過其它電纜的返回電流大。

接收機的任務是探測流過電纜電流方向以及它的大小。為達到這一目的,電流傳感器被用作傳感器,它帶有一放大器并串聯在電路中,傳感器鉗住被測電纜,電流流過電纜產生的磁場在傳感器的線圈中感應出電壓,該電壓極性由電流方向和傳感器線圈的方向決定。為了得到明顯有電流方向的電壓極性,對一束電纜中所有電纜進行測試都采取相同正確的方向。傳感器線圈中感應的電壓在表頭中顯示出來,如果傳感器按上述方式連接,指針擺動方向可顯示電流方向,即只有電流流出的這根電纜指針向一邊偏,這根就是要找的電纜。所有其它電纜只流過返回電流,指針向另一邊偏、或無脈動電流,指針不偏轉。接收機上的放大調節器可調整信號強度。

 

二、外型及功能介紹(WBST-300電力市場需求“帶電電纜識別分析裝置”設計精巧,結構簡單

識別儀主機及接收機外型如圖1所示

主機外型尺寸:  370mm×270mm×210mm

接收機外型尺寸:170mm×60mm×140mm

識別儀主機各部分功能如下:

1. 電源開關:控制整機電源通斷。

2. 電源輸入插座:用儀器所配專用電源線,輸入50HZ220V交流電源。儀器使用時,應獨立使用三孔電源插座,插座接地線就近直接接地。

3. 保險座:儀器使用10A保險芯,損壞時應換同規格保險芯。

4. 黑接線柱:測試時,用配套黑色測試線(Ф11插頭)插入此插孔,另一端測試夾接系統地。

5. 紅接線柱:測試時,用配套紅色測試線(Ф11插頭)插入此插孔,另一端測試夾接被測電纜芯線。

6. 表頭:指示輸出電流大小。

7. 輸出調節:用于調整主機電流大小,使用時根據測試電纜長短及接收器指示大小適當調節。順時針旋轉輸出電流增大。

接收機各部分功能如下:

電源開關:接收機電源接通與關斷。

幅度調節:順時針旋轉,接收機電表指示值增大,逆時針旋轉,指示值變小。

表頭:指示輸入信號幅度大小與極性。

電源指示燈:電源開關接通時,指示燈亮。

三、工作方法(WBST-300電力市場需求“帶電電纜識別分析裝置”設計精巧,結構簡單

電纜識別儀信號發生器由交流電源供電,它對已斷電的、要識別的電纜加上固定周期單極性的直流脈沖。發生器輸出線連在電纜芯線和接地點或地釘上,該電纜線鎧裝與大地斷開,芯線在遠端與接地點或地釘相連,該回路可傳導脈沖電流,它可由識別儀上的表頭讀出,電流大小由環路電阻決定,環路電阻應盡可能小。識別儀接線圖如圖2所示

發射機與接收機開始正常工作后,傳感器線圈中感應的電壓在接收機表頭中顯示出來,表頭指針擺動方向可顯示電流方向,即只有電流流出的這根電纜指針向右偏并且擺幅較大,這根就是要找的電纜。所有其它電纜只流過返回電流,指針向左偏并且擺幅極小。接收機上的輸出調節旋鈕可調整信號強度。

1、儀器供電

電纜識別儀主機由交流220V供電,接收機由一節9V電池供電、電池裝在接收機手把后蓋內。擰開后蓋兩側螺絲、拉出后蓋,可更換電池。

2、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電流變換器,鉗口內部尺寸為120mm。當電流流過測試電纜,在傳感器內感應出電壓,電壓幅度由電流強度決定,其極性由電流方向決定。

3、可靠測試

一定要進行以下可靠測試,以避免造人員傷亡或損壞電纜識別儀及其它設備。使用電纜識別儀時,要對被測電纜進行帶電檢查,并確保該電纜處于無電狀態。

將儀器接入被測電纜前,要對其附近末加保護的儀器或電纜進行可靠檢查,并將這些帶電部分用絕緣材料進行可靠保護。

四、準備測試(WBST-300電力市場需求“帶電電纜識別分析裝置”設計精巧,結構簡單

1、主機準備

連接:

1)在進行測試工作之前,將被測電纜斷電,其周圍環境應處于保障狀態。

2)發生器與被測電纜相連,紅色夾子與被識別電纜的一根芯線或幾根芯線連到一起。將黑色夾子與地釘相連。

3)將電纜遠端的芯線與地釘相連。

4)將電纜兩端的鎧裝與地線斷開。

5)將電源線插入電源插座。

開機:

1)逆時針方向調節輸出旋鈕到零。

2)打開主機電源開關,對主機供電。

3)緩慢調節輸出旋鈕,主機開始間斷向電纜發出脈動直流信號,使輸出脈動電流信號為515A之間即可。

2、接收機準備

1)從接收機手把背面卸下螺釘,將一節9V電池裝入接收機中,就可正常工作。

2)接通接收機電源,紅色發光二極管亮。

3)緩慢調節靈敏度旋鈕,使電表開始指示。

注意傳感器插入電纜的方向及接收機表頭擺動幅度的

大小。

五、測試(WBST-300電力市場需求“帶電電纜識別分析裝置”設計精巧,結構簡單

1.設置測試回路

為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應注意設置測試回路。

將紅色輸出插孔與要識別的電纜的芯線相連,將黑色輸出插孔與地相連,將電纜芯線在遠端與地相連。如圖3所示

輸出電流在電纜線中沿箭頭方向流向遠端,通過大地返回發生器,將被識別電纜的所有芯線連到一起,能得到較清楚的信號。

2.儀器校準

校準接收機時,要在始端處用傳感器卡住電纜(接近發生器),然后從0開始調整接收機的輸出幅度,直到表頭顯示讀數為46格,如果接收機過載,儀表指示過大,此時應減小輸出幅度。然后在需要檢測處用相同的接收靈敏度進行檢測,用傳感器將每一根電纜都卡一遍,當卡住需要識別的電纜時,接收機表頭顯示讀數為4-6格,且向同一方向偏擺。

所有其它電纜要么沒有讀數,要么讀數極小且電流方向相反,即向另一方向偏擺。

國網江蘇電力設備部將示范區視作攻堅“主戰場”,對廣泛分布于線路、桿塔與設備各處的傳感器,7×24 小時不間斷采集數據,實時回傳電壓、電流、溫度等信息;他們開啟全方位數字化改造,借助大數據深度挖掘技術,精準定位潛在故障點,設備故障率降低超 30%;他們用無人機、智能機器人常態化出勤,代替人工巡檢復雜地形與高危區域,讓細微隱患無所遁形,單次巡檢時長從以往的數小時銳減至幾十分鐘。

江蘇鎮江公司圍繞夯實配電網數字化基礎、優化配電網生產作業模式、促進配電網管理質效提升、加強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等四個方面開展了70項示范任務建設;他們在國網系統率先實現儲能設備同源維護及上圖展示,規模化、多方案實現分布式光伏調控,提升配網精準感知和互動能力;他們在“電網一張圖”開展圖上作業,更新應用無人機自主巡檢技術,重要站房智輔系統實現100%覆蓋,推進生產作業智能化。

由此,我們要認真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深耕數字化示范區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深化臺區智能終端、配電自動化、電網一張圖應用,運用多源信息,開展停電事件及原因實時研判,才能帶領配電網新征程,才能解決基層作業、業務管理和分析決策實際問題,進而推動配網向支撐主網、承接微網、靈活互聯、源網荷儲協同發展的方向演進。



揚州萬寶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揚州萬寶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地址:江蘇省揚州寶應柳堡工業園萬寶路1號    郵 編:225828
電話:0514-88771393 0514-88778599     傳真:0514-88771019    蘇ICP備13035579號-3

多功能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多功能型鉗形接地電阻儀,手持全自動變比測試儀,發電機水內冷直流高壓發生器,無線高壓變比測試儀,漏電流監控記錄儀,三相相序表,非接觸型檢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