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提出,加快提升工業領域綠色能源消費水平。引導工業企業開展清潔能源消費替代。推進終端用能領域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推廣熱泵、電窯爐等新型用能技術,促進單位產品碳排放降低,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率先形成低碳、零碳能源消費模式。鼓勵建設綠色園區和綠色工廠等綠色制造體系,支持在自有場所開發利用清潔低碳能源,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因地制宜依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設綠色微電網。在符合電力規劃布局和電網可靠運行條件的前提下,探索電力輸送和調度運行方式更新,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就近消納。鼓勵產業園區或企業參與綠色電力交易。鼓勵新興重點用能領域以綠色能源為主滿足用能需求并對余熱余壓余氣等進行充分利用。鼓勵工業企業開展能源綜合利用。鼓勵開展能效梯級利用和采用終端智慧用能控制管理系統等,有效促進工業減碳增效。進一步提高工業園區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進園區供熱、供電、污水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系統集成和優化。

一、產品概述(WBDJS-2000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分析儀外形美觀實用,型號齊全)
電力變壓器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電氣設備,運行中一旦出現故障,將會對電力系統造成嚴重的后果。正常運行的變壓器鐵芯是單點接地的,如有兩點或兩點以上同時接地,則鐵芯與大地之間將形成電流回路,*大電流可達幾十安培,將會造成鐵芯局部過熱甚至燒毀。盡快地發現變壓器潛伏性的故障,是保證變壓器可靠運行和正常維護的主要手段。
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測試儀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廣泛適用于變電站、發電廠作為變壓器、電抗器等電氣設備的鐵芯與夾件的泄漏電流測試。
二、功能特點(WBDJS-2000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分析儀外形美觀實用,型號齊全)
采用鉗形電流互感器,方便現場操作;
抗干擾能力極強,確保數據準確可靠;
配合高速微處理器,實時顯示測量數據及波形;
運用FFT變換、數字濾波等算法進行數據處理;
具有泄漏電流超限報警功能,報警電流可設置;
采用3.5英寸320*240真彩液晶顯示屏,Windows菜單操作提示;
內置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儲器,可存儲200組測量數據;
內置高精度實時時鐘功能:可進行日期及時間校準;
內置1500mA可充電鋰電池,待機時間2~3小時,方便現場使用。
三、技術參數(WBDJS-2000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分析儀外形美觀實用,型號齊全)
測量范圍
電流:0~10A
頻率:20~200Hz
分 辨 率 0.0001
測量精度 ±(1%讀數+2字)
外形尺寸 203mm×112mm×38mm
儀器重量 0.5kg
四、使用條件(WBDJS-2000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分析儀外形美觀實用,型號齊全)
環境溫度 -10℃~50℃
環境濕度 ≤85%RH
電源輸入 AC 220V/50Hz
電源輸出 DC 8.4V/1000mA
五、面板介紹(WBDJS-2000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分析儀外形美觀實用,型號齊全)
1.電流輸入:連接鉗形電流互感器。
2.液 晶 屏:用于顯示各種操作和測量數據及交流波形。
3.鍵 盤:用于各種功能的操作及參數設置。
4.開 關:儀器電源開關。
5.充 電 口:連接自帶外置充電器。
6.RS-232:用于PC機通訊或軟件升級。
六、操作說明
6.1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試驗接線圖(推薦使用)。
6.2當儀器按要求接好測試線,打開電源開關,液晶顯示主界面,如下圖所示:
6.3開始測試
在主界面下,按<←>、<→>,選擇 開始測試 功能按鈕后,按<確定>鍵進入正在測試…界面,液晶顯示如下圖所示:
在正在測試…界面,按<←>、<→>鍵選擇修改選項,按<↑>、<↓>鍵修改某位數據;按<確定>鍵,保存當前數據及波形;按<返回>鍵,返回主界面。
其中:報警電流—是指超越上限報警的電流值,范圍0~9.999A。
試品編號—是指用于區分不同被測試品的編號,以便于在歷史記錄中查詢和技術管理。
I=xxx.xA—是指被測變壓器鐵芯接地的泄漏電流。
F=xxx.xHz—是指被測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的頻率。
注意:儀器具有自動放大的波形功能,因此不能根據波形幅值判斷數據大小。
6.4歷史記錄
在主界面下選擇 歷史記錄 功能按鈕,按<確定>鍵進入歷史記錄查詢界面,液晶顯示如下圖所示:
在歷史記錄查詢界面,按<↑>、<↓>鍵來選擇要查詢的歷史記錄;按<確定>鍵,即可查詢當前記錄的歷史數據。
在歷史記錄查詢界面,同時按下<←> + <→>鍵,可以刪除全部歷史數據。
6.5時間設置
在主界面下選擇 時間設置 功能按鈕,按<確定>鍵進入日期時間設置界面,液晶顯示如下圖所示:
在日期時間設置界面下,按<←>、<→>鍵選擇相應設置位,按<↑>、<↓>鍵修改相應設置位的數據。修改為需要的日期和時間后,選擇 確定 功能按鈕或按下<確定>鍵,保存相應設置并返回主界面。
6.6 儀器校準
用于對儀器本身的參數標定,用戶無需關心。
加強新型電力系統頂層設計。根據新能源電力發展需要,結合負荷發展、電源布局等,以可靠高效、柔性靈活、清潔低碳、智慧融合為目標,統籌制定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總體規劃和實施路徑,支持各類企業等主體積極參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科學評估現有電力系統,按照綠色低碳發展模式,推動負荷聚合服務、綜合能源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全方位提升和優化電網網架結構、電源結構、需求側響應能力、調度智能化水平、負荷智能管理水平、源網荷儲協調等。加強新型電力系統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推動一批新型電力系統試點示范工程,及時對示范工程進行跟蹤評估。
鞏固提升電網調峰調頻應急能力。大力實施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科學核定煤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鼓勵現有天然氣電站發揮既滿足電力運行調峰需要的同時又能調節天然氣消費季節差的“雙調峰”作用。加快在建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推動規劃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積極探索中小型抽水蓄能技術應用,因地制宜建設混合式(中小型)抽水蓄能電站。鼓勵工業企業在就近利用新能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備電廠調節能力,推進企業自備電廠參與電力系統調節。鼓勵“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開發模式發展。完善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機制,探索靈活性煤電機組、天然氣調峰機組、水電機組和獨立新型儲能電站等設施運行的價格補償機制,更好發揮調節性電源的作用。加強應急備用電源規劃和建設,重點防范嚴重自然災害和極端外力破壞等可能引發電網大面積停電的風險,提升重要負荷中心的應急保障能力。
揚州萬寶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