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简体
|
繁体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局放试验屏蔽室
变压器测试、分析
耐压试验设备、高压配套
高压开关、断路器、开关柜测试
电能表校验仪、电能计量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电缆故障、线路参数、核相仪
避雷器测试、绝缘子测试
蓄电池、直流系统分析仪
SF6气体试验、分析
互感器、大电流、三倍频耐压测试
真空滤油机、油化验仪器
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
接地电阻参数测试仪
电容电感测试仪及发电机测试仪
其他电力检测仪器及电工工具
其他仪器仪表及进口仪器总汇
滑触线
电缆拖链
产品展示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公司
新闻
微机消谐测试仪使用探讨
1
概述。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国家实施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以来,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装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尤其是过去在学校里十分**的贵重仪器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装备条件,特别是管好,用好贵重仪器设备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已成为当前高校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高校设备管理部门面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
当前高校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1996
年
211
工程启动前,单价
10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仅有
150
台
/
件,设备总值
3
千多万元,实施
211
工程后的
2000
年,贵重仪器设备拥有量为近
300
台
/
件,设备总值
8
千多万元,贵重仪器设备的台
/
件数比
1996
年净增近一倍,设备总值净增
5
千多万元。
2001
年我校开始实施
985
工程计划至
2004
年
9
月,贵重仪器设备拥有量为
700
多台
/
件,设备总值
2
亿多元,比
2000
年净增
400
多台
/
件,设备总值净增
1
亿多元。
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这是*好的发展时期,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但由于管理机制滞后,贵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现象仍较普遍存在,使用效率和人员的技术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
1
)重复购置问题仍较普遍存在,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九五,十五
211
工程以及**期
985
工程建设期间,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购置仪器设备,使得很多过去只有学校测试中心才能购置的贵重仪器设备在学院**的实验室得以购置,经费掌握在学院手上,他们更多地考虑自身的需要而提出购置计划,由此导致了重复购置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影响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率。
(
2
)未能及时验收及使用的现象仍比较严重。由于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经费使用的期限性,部分学科为了按时用完设备购置经费,在环境条件,人员配备等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便匆忙将仪器设备购置进来,这样一来,仪器设备的验收和使用就遇上了问题,甚至有些进来几个月都无法开箱验收,超过索赔期出了问题而无法索赔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本该不应有的问题。
(
3
)维护维修缺乏配套的专门人员和资金。投入大发展快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它给学校带来的负面问题也是明显的,首先表现在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上,目前学校内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基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直接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其次,项目经费购置仪器设备时基本没有考虑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问题,这种潜在的问题不久将会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仪器设备的提前报废。
3
微机消谐测试仪使用探讨
根据近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将会持续下去,如何做好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工作,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从而提高政府对高校的投资效益,更好地回报社会,这将是高校目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对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对学校资源的浪费和漠视,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了。要做好此项工作,本人以为其着眼点在于改革,从改革中找出路,通过改革取得好的效果,当前*关键的是从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软硬两个环节同时抓,这样才能将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工作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谈些个人的感想及思考。
3.1
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管好贵重仪器设备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认识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观念,强化工作责任感,树立为国家,为人民管好用好财物的理念,尽一切努力做好该项工作。其次,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教育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人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实事**,反对贪大求洋,切实为广大纳税人管好用好贵重仪器设备。只有大家都有了这种认识和思想觉悟,只要大家就像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从我点点滴滴地做起,做好此项工作才有基础。只要大家共同重视,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3.2
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微机消谐测试仪使用探讨,创立一套符合高等教育运行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搞好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基本还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只讲求需要,不讲求效益;只讲求投入,不讲求产出;不计成本核算,互争资源,占为己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致仪器设备无法共享,利用率低下,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浪费。故有学者形象地讽刺喻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但他们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管理方式,而我们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但我们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上实行的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管理方式。如若这种管理体制不改变,国家投入的钱再多,高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始终难于得到满足。
在这方面,我校有很深刻的体会。在旧的管理体制下,我校曾一度出现过老师们互争资源并占为己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利用率十分低,有些贵重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既浪费资源又占用了空间,能源和人力,多年前甚至还出现过十几万元价值的仪器设备长期不开箱使用直至报废的严重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总结学校测试中心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学院制的实施,对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实行学校**和学校,学院二级的管理体制,在学校**的管理体制下,先后设立了测试中心,珠海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和东校区实验教学中心,将通用性比较强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集中建设在测试中心,将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集中建设在相应校级教学实验中心。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以学院为单位设立实验中心,将所有仪器设备集中建设在实验中心里。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地减少了学校的投入,而且提高了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仪器设备的利用使用率。例如我校测试中心(实行**管理体制),现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
21
台(套),绝大多数年有效使用率在
1400
小时以上,有些甚至超过
5000
小时(如
X
射线单晶衍射仪等)。又如我校的化学学院实验中心(实行二级管理体制),现有贵重仪器设备
35
台(套),其中
80
为学院共用仪器,由于实行了集中放置,专人管理,统筹安排,开放使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绝大多数仪器设备的年有效使用率均达到
1500
小时以上,部分仪器设备超过
6000
小时(如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在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方面,不但建设起了能符合现代大学教学科研需要的,水平先进的教学实验平台,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投入经费。以珠海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例,原计划投入
1.2
亿元建设实验室,实行**管理体制后,运行
4
年多来,至今学校总投入仅
4
千多万元,担负着
1
万多学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和部分科研工作,而东校区实验中心预计投入
1
个亿,将完成
3
万多学生(含本科
109
第
1
期林明河:加强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的思考生,研究生和相关学科科研)的教学研究任务。这足以证明管理出效益的真谛。在运行机制方面,目前我们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特点,采取了统管共用,专管共用和托管共用等多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各种运行机制的优劣及特点,以便更好地规范管理工作。
3.3
关口前移,抓好购前论证工作。
微机消谐测试仪使用探讨,还要十分注重仪器设备购前的论证工作,通过抓好购前论证工作,*大限度地规避重复购置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利用率,论证前要做好拟购仪器设备的市场调查,掌握其相关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同时要摸清家底,论证时向论证专家提供校内各单位现有的和已批准拟购同类仪器设备的购置情况及分布情况,帮助专家把握好拟购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把钱用在刀刃上,不致以后出现新的浪费。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高度认识购前论证工作的重要性,把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关口前移,切实抓好购前论证工作。
3.4
人事制度改革与人员队伍建设。
搞好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关键是人,有一支技术过硬,责任感强的技术队伍是搞好贵重仪器设备管理的根本保障。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队伍素质无法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大量的贵重仪器设备到校后没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仪器设备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运行状态,不少仪器设备运行不久就出现问题,甚至提前报废,严重地影响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无形的浪费。因此学校应十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通过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如引进,培训,持证上岗,流动指标等)建设一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以提高学校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我校测试中心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该中心
1983
年世行贷款资助购置的仪器设备,由于管理人员到位,技术水平较高,至今还有几台贵重仪器设备在线上使用,仍担负着我校及校外兄弟单位的大量测试任务,他们不但出了成果,还为国家省下了一笔资金。
3.5
加强监督和评估力度。
微机消谐测试仪使用探讨,要做好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意味着无可作为,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监督和评估的力度来实施对贵重仪器设备的有力管理。目前我校正试图通过网络的办法,建立贵重仪器设备网上动态管理系统,实时通报校内现有各类贵重仪器设备的在线使用情况,公开给全校师生进行民主监督,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较为真实的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评估,借助公众的力量把他们逼上梁山,并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同时我们还在探索建立一套着眼于成本,效益概念的评估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问题。
3.6
建立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促进共享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效益,还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为管理单位和使用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相应的利益,从较深层面上促进贵重仪器设备的广泛共享,例如可以设立测试基金,建立共享系统乃至建立网上实验室等,通过各种手段推动和帮助管理单位和使用人员实施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营造一种参与共享光荣而实惠的氛围,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作为职能管理部门,要经常总结交流经验,推动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工作的深入发展。
4
讨论。
(
1
)领导重视是关键。微机消谐测试仪使用探讨,我校的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工作得到了历届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他们除了给予大的购置投入以外,还十分注重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他们从管理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措施以及经费支持等方方面面都亲历亲为地予以关注和帮助,使得我校的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
2
)体制机制**是根本。不同管理体制将直接产生不同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效果,不同的运行机制将决定管理体制实施的成败,两者既可互补,也可互为制约,运行机制以管理体制为前提,管理体制以运行机制为条件,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效益,*能体现作用的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我们要敢于打破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一套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给高校贵重仪器设备提供一个良性的管理环境和有利于发展成熟的肥沃土壤。首先在管理架构上,我们要改革过去那种小农经济式的分割的管理架构,通过整合,建立有利于共享,有利于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大平台,对贵重仪器设备实行统管共用或专管共用,从客观条件上营造一种能够共享共用的氛围;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一支由平台统管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的,使用设备和管理设备职能分离的管理体制,以解决以往那种人为因素为主导的分散独立使用管理而导致贵重仪器设备无法共享的深层次问题;其次,建立健全各级由主管领导,专家组成的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以加强对贵重仪器设备的决策,监管和调拨,保证各类仪器设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第三,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可采用行政手段的,经费投入管理等刚性办法和公众监督等软性办法实施对贵重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和评估等管理,构建各种激励机制,促使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从而提高其使用率。
(
3
)人员队伍是保障。搞好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当前*关键的是培养或引进技术水平高的仪器设备维修维护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以缓解当前需求的矛盾。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必须在校内人事制度改革的框架下,优先解决这类人员的相应待遇问题,保证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好。同时要在人员管理机制上做文章,要对实验技术人员实行统管共用的共享管理机制,把他们的工作纳入平台的统一管理中,达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从实质上解决开放,共享机制问题,从而促进和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
(
4
)民主监督是动力。民主监督是实施民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办法,有了强有力的监督,一般来说就不容易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牢牢掌握民主监督的锐利武器,在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和民主监督的基础上,促进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及共享。
5
结语。
加强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使用,提高仪器的使用利用率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总归上述分析,大致可以概括为。
一个体制:建立以大平台建设为理念的管理体制,实行人,财,物的统管共享。
两个机制。
(
1
)建立以统管共用,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机制。
(
2
)建立以统一管理和管理,使用相对分离的人员使用,管理机制。
三项措施。
(
1
)建立以利益机制为驱动力的激励措施;(
2
)建立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监督措施;(
3
)建立科学合理,实操性强的评估奖惩措施;四项基础:(
1
)做好购前论证的基础工作,以规避贵重仪器重复购置及解决仪器的选型问题;(
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出发点,探索制定以成本,效益为核心的评估体系;(
3
)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办法,在有偿服务的条件下促进仪器的开放与共享;(
4
)构建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信息互动平台,实施科学化管理。
上一篇:
数字兆欧表的校验的分析
下一篇:
三相综合移相器的预设以及成功
产品目录
局放试验屏蔽室
变压器测试、分析
变压器综合测试台
超高频、超声波局放测试仪
局部放电测试仪
直流电阻测试仪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
变压器变比测试仪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介质损耗测试仪(工频)
变频介质损耗测试仪
变压器电参数测试仪
变压器有载开关测试仪
变压器损耗参数测试仪
变压器容量测试仪
变压器短路阻抗测试仪
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仪
电力变压器消磁机
倍频机组耐压测试仪
三相移相器
耐压试验设备、高压配套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无局放试验变压器
试验变压器控制台、控制箱
高压试验变压器
直流高压发生器
0.1Hz超低频高压发生器
水内冷发电机专用直流高压发生器
高压分压器(高压监测表)
绝缘靴、手套耐压测试仪
绝缘杆耐压测试装置
高压验电器校验装置
拉力试验机(仪)
高压数显微安表
高压测试线
高压放**
放电保护球隙
高压验电器
高压开关、断路器、开关柜测试
GIS、开关柜局放巡检仪(WBPCD-4000)
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
六通道高压开关测试仪
石墨触头高压开关测试仪
开关柜通电试验台
回路电阻测试仪
真空度测试仪
直流试验电源
直流断路器安秒特性测试仪
电能表校验仪、电能计量
单相电能表校验仪
三相电能表校验仪
三相谐波分析仪
电力录波仪
智能台区识别仪
六路差动保护接线分析仪
三相相位伏安表
单相双钳相位伏安表
相序表
交流采样变送器校验仪
0.01级三相标准源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六相继电保护测试仪
三相继电保护测试仪
单相继电保护试验仪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
瓦斯继电器校验仪
电缆故障、线路参数、核相仪
变频、异频输电线路参数测试仪
WBPCD-3000超声波局放巡检仪
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测试仪
电缆故障测试仪
电缆外护层故障测试仪
电缆管线仪
电缆识别仪
高压电缆探伤仪
GPS卫星授时无线核相仪
无线高压核相仪
语音高压核相仪
脉冲电容器
电缆打号机
电缆烘干机
电缆热补器
电缆刺扎器
避雷器测试、绝缘子测试
在线式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
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仪
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测试仪
防雷原件校验仪
雷电计数器校验仪
灰度测试仪
绝缘子盐密度测试仪
绝缘子测试仪
矿用杂散电流测试仪
蓄电池、直流系统分析仪
直流接地故障监测报警系统
直流接地故障查找仪
蓄电池内阻测试仪
蓄电池充、放电机
蓄电池活化仪
SF6气体试验、分析
SF6气体泄漏仪
SF6微水仪、露点仪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
SF6纯度测定仪
SF6气体分解物测定仪
SF6抽真空、充气装置
SF6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互感器、大电流、三倍频耐压测试
极速多台位互感器试验台
变频互感器测试仪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
三倍频发生器
升流器、大电流发生器
标准电流互感器
互感器二次负荷测试仪
真空滤油机、油化验仪器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
多功能真空滤油机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单杯型)
绝缘油耐压测试仪(三杯型)
绝缘油耐压试验装置(六杯型)
油微水测试仪
油介损及体积电阻率测试仪
油闪点测试仪
油酸值测试仪
油凝点、倾点测试仪
油运动粘度测试仪
油界面张力测定仪
油脱气震荡仪
色谱分析仪
油颗粒度检测仪
水溶性酸及碱测定仪
油锈烛度测定仪
油抗乳化测试仪
油杯
干燥箱
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
指针式高压兆欧表
绝缘电阻测试仪
数显高压兆欧表
接地电阻参数测试仪
变频大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
接地线成组电阻测试仪
接地引下线导通电阻测试仪
接地电阻在线监测系统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
接地电阻测试仪
电容电感测试仪及发电机测试仪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仪
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
三相电容电感(电桥)测试仪
其他电力检测仪器及电工工具
通用性仪表
红外线测温仪
开关柜专用表
短路接地线
钳形漏电流传感器
钳形电流记录仪
无线高低压变比测试仪
交直流钳形漏电流表
轴承加热器
光伏接线盒
绝缘制品
云母管、云母垫片
加热器、加热圈
其他仪器仪表及进口仪器总汇
滑触线
电缆拖链
Copyright© 2003-2025
扬州万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宝应柳堡工业园万宝路1号
邮编:225828
电话:0514-88771393 0514-88778599
传真:0514-88771019
苏ICP备13035579号-3
多功能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多功能型钳形接地电阻仪,手持全自动变比测试仪,发电机水内冷直流高压发生器,无线高压变比测试仪,漏电流监控记录仪,三相相序表,非接触型检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