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电缆刺扎试验装置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六氟化硫气体因其电绝缘性和灭弧特性优越,在电力设备中广泛使用,但它不易被分解或自然吸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长期积累将产生一定的温室效应。经过技术探索和试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主动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目标直指提升电网运行的绿色低碳水平,决定推广六氟化硫和氮气气体体积比为3:7的混合使用方案,从而使设备绝缘、环保和可靠性能达到综合很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他们持续续深化绿色发展战略,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与无畏的更新精神,不断优化方案,自主研发出快速混气置换装置,堪称改造工程的“助推器”,将气体更换效率提高3倍以上,大幅缩短了改造工期,减少了对用户生产生活的影响,充分展现国网江苏电力强大的技术实力;他们周全考量民生需求,以更新驱动发展,推行六氟化硫和氮气3:7混合使用方案,将原本需要9天的改造工期缩短至3天,在保障设备绝缘、可靠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环保性能的大幅提升,达成了多方面的综合很好,体现了其实现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以南通110千伏开发区变电站为例,改造后的成果令人瞩目,节省的六氟化硫气体使用量约438千克,却能带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68余吨的显著成效,直观地展现了此次改造在环保方面的巨大价值,证明了国网江苏电力的改造方案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能够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1概述(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装置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多年以来,电缆运行与维护部门对电缆的刺扎,均按照行业标准DL409-91《电业保障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第234条要求,采用人工刺扎,一旦电缆识别出错,误刺扎带电电缆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公司依据《电业保障工作规程》及用户的需求,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出了电缆识别仪。电缆识别仪为用户提供了已知始、终端而施工现场无法鉴别具体是那一根电缆的问题。为保证100%的保障,我公司推出了以上此仪器的配套产品--- 遥控型高压电缆刺扎器。该系列产品的配套使用,彻底解决了现场高压电缆的识别、电缆带电与否的鉴别及可靠的刺扎问题,杜绝了隐患。

2功能特点及技术指标(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装置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2.1功能特点

刺扎可靠,只适合硬表面作业(电缆、水泥地面等);

双键遥控(AD键同时按下),操作简单,双重保护开关按键;

工作状态有超亮发光二极管指示,直观明了;

机械、电子多重保护设计,可靠;

便携式结构设计,外形美观;

内置锂离子充电电池,配充电器,适合野外无电源使用。

2.2技术指标

无线遥控距离:≥8

适用电缆:≤¢125mm的各种高压电缆

重量:约12kg(含铝合金箱及全套附件)

外形尺寸:460×380×120mm³(含铝合金箱及全套附件)

3使用注意事项(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装置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3.1严格按以上说明进行装置的保养、安装、试扎操作。

3.2装置试验

3.2.1空试验(不装弹与钉)

试扎前为了试验装置工作正常与否,可以进行一次空试扎,即不装子弹及钢钉,由一人手持装置顶到硬地面或墙面上,将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完全压回连接套(端面平齐),另一人操作遥控器同时按下两键进行空试扎试验,如感觉到镗内弹簧动作证明装置正常。如不行则应仔细检查,保证装置正常才能装钢钉,随后装弹在高压电缆上进行试扎。

3.2.2 实弹试验

试扎前为了试验装置工作正常与否,可以装好钢钉和子弹后由一人持装置顶到硬地面(砖、水泥或墙面)上,将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完全压回连接套(端面平齐),另一人操作遥控器同时按下AD两键进行试扎试验。这时由于不是对带电体刺扎,持装置人不会有危险。如成功射出钢钉,证明装置正常。如不成功则应先仔细检查,保证装置正常后才能在高压电缆上进行试扎。

3.3此装置的可靠性:此装置操作非常简单且可靠。安装好后需同时双键遥控才行,其保障性有三个方面:

①电子控制保证即使装置电源打开误压遥控器某一键,装置不会动作,必须将遥控器上AD两键同时压下装置才会动作。而当电源开关未打开时,装置不可能动作。

②装置未在上镗状态时,精密机械控制部分保证装置不能上镗。

③装置处在上镗状态时(上镗灯亮)钉管伸出连接套不完全压回连接套,装置不可能动作。

3.4耗材子弹与水泥钢钉必须与出厂时配置的规格型号相同。


随着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日益提升,以及区外直流输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受端电网稳定性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直面新能源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项目对多类型调节资源协同电压控制和频率支撑技术的探索,恰似为电网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固防线。通过技术更新,确保新能源能够可靠、高效地并入电网,不仅是对当下能源转型需求的有力回应,更是为未来构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奠定基石。

在设备传感领域,基于谐波溯源等复杂的电压测量需求,电科院牵头研发的大量程高精度、宽频带、大量程电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能够精准捕捉电网运行中的细微变化。在以往,由于电压测量的精度和范围限制,一些潜在的电网隐患难以被及时察觉,从而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后果。如今,该传感器堪称电力设备的“智慧之眼”,极大地提升了电网运行的保障性与可靠性,让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尽在掌握之中。

常州公司在综合能源利用领域的探索同样值得称赞。其牵头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热泵耦合电力-—蒸汽联产关键技术项目,致力于打造高性能电力—蒸汽联产成套装备,构建兆瓦级氢—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这一举措将不同能源形式有机结合,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与高效转化。在工业场景中,该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能源供应,有效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助力工业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科技更新方面的成功,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更为整个电力行业树立了标杆。由此,我们要象国网江苏电力那样,通过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顶端人才,开展产学研更新驱动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发展先机,才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上等的电力保障。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扬州万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宝应柳堡工业园万宝路1号    邮编:225828
电话:0514-88771393 0514-88778599     传真:0514-88771019    苏ICP备13035579号-3

多功能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多功能型钳形接地电阻仪,手持全自动变比测试仪,发电机水内冷直流高压发生器,无线高压变比测试仪,漏电流监控记录仪,三相相序表,非接触型检相器